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全国首个!车谷有家新能源车国家质检中心
(资料图)
各地新能源车及关键部件送这儿检测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加热试验。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检测工程师对电机进行反复加减速等高负荷运行,测试电机的转速、转矩、功率、温度、可靠性。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通讯员丁恒 张欣 高天
充放电、加热、模拟碰撞、针刺、火烧、浸泡,一个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样品,在不同试验间,正在经受“上刀山、下火海”般考验,以测试其安全性、耐久性、功能性等。
“轰”的一声巨响,两车均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对向行驶相撞,碰撞重叠率为50%。这不是交通事故,而是模拟实际道路交通环境的对碰试验,以测试车辆的整车安全性。
每天,来自全国的各种新能源整车或关键零部件样品被送到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各类检测试验。
■ 钢针猛刺电芯 电机不停歇连跑3个月
56个试验间百般考验新能源车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是如何检验的?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新能源综合实验室有56个试验间,分别用于检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不同性能。
2022年,该中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试验数量同比增长了一倍。
在电池安全综合试验间,可进行电池包破坏性试验。比如将电池包中电芯加热到100℃以上,促使其发生热失控。检测工程师说,一款新车在量产之前,要对各种极端状况进行试验。比如万一发生车祸,汽车起火爆炸前,要提前预警,留给车内人逃离时间。这个试验可考察预警时间是否充分。
在电池挤压针刺试验间,记者看到,直径约6毫米的一根钢针正刺向一块单电芯。单电芯是构成电池包的基础单元,挤压针刺试验模拟电池受到挤压或冲击时的状况,是对电池安全性能的检测。
检测工程师邵庆说,新能源汽车电池只有经受“上刀山、下火海”般考验,多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确保其质量。如在电池振动测试中,电池的能量、功率、内阻、温度、电压均不能出现突然的变化。
在电机试验间,一台驱动电机正在测试平台上来回“奔跑”。
检测工程师王凤阳说,这是模拟极端高温、低温环境下,电机反复加减速等高负荷运行,测试电机的转速、转矩、功率、温度、可靠性等。“这样的可靠性试验通常要跑400个小时,有时需不停歇连续‘奔跑’三个月,这样才能满足电机的测试要求。”
围绕新能源研发测试能力提升,近两年,该中心陆续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性能及耐久等测试能力方面加大了投入。
■ 30多个传感器“上身” 不同速度角度反复撞
碰撞试验设备国际领先
碰撞试验间内,模拟撞击的加速滑台设备上,几名检验员正在为坐在座椅上的假人身上安置传感器。
“假人全身不同部位装置了30多个传感器。”检测工程师说,这样,在撞击的一瞬间,可以测量出受力、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以判断真人在这样的冲击下是否会受到伤害。
为了尽可能模拟现实中的人,假人还穿上了特制的皮鞋和外衣。全套设备还配有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数据采集仪、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的测试设备。
据介绍,这套新的加速滑台设备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常见的实车碰撞相比,加速滑台具备灵活的试验环境,可以进行不同角度、速度的重复碰撞测试,为客户厂商大幅缩减了研发成本和试验周期。
创新发展,带来的是检验检测能力“更上一层楼”。经过三年多发展,该中心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汽车检验测试综合实验室,部分检测能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汽车及零部件产品检验测试能力3000余项,拥有汽车类全项目检测资质,能为新能源车每个部件严把质量关。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武汉市已建或筹建的24个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之一,2019年获批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质检中心,对武汉及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车辆排队“体检”一站式检测
产业链上下游1800余家企业获得服务
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停车场上,停着一排排等待“体检”的车辆。
该中心已获批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累计服务汽车产业链上下游1800余家企业。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种装备事业部在致该中心的感谢信中称,在时间紧、难度大、参与专业多、涉及领域广的情况下,试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了试验项目开展,圆满完成了任务,表现出高效专业的职业精神。
据介绍,该中心隶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后者是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技企业集团,网点在国内广泛布局并远至德、日等国。
武汉检验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柳东威介绍,今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以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建设华中区域分中心,“不仅仅是检验检测,还包括政策规划咨询、标准法规制修订、行业咨询、产品开发、实验开发等,在华中区域提供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技术服务”。